363050.com

足球投注 分类
骗术翻新 行在中关村难免不“挨刀”欧宝体育-官方体育娱乐平台足球·篮球·电竞投注首选平台发布日期:2025-10-09 07:30:32 浏览次数:

  欧宝体育,欧宝体育app,欧宝娱乐,欧宝体育官网,足球投注平台,电竞下注,注册送彩金,欧宝足球下注,欧宝篮球盘口,欧宝电竞投注,体育投注平台如果你是在做生意,只要不是在中关村做IT产品的生意,就很难有这样的体会,无论你怎么防范,如何精明,完全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几乎不可能。“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这是对经销商生存状态的一个很准确的描述。

  伴随中关村发展的20年,中关村由一块“净土”滋生了很多搅得环境污七八糟的现象。一方面在加大治理的力度,另一方面,经销商也要学习规避风险的技巧,在斗争中“成长”。

  从小到大,咱谁没有被蒙过一次两次的?买东西被黑心的商户黑钱,或者收到一张两张假币,上当受骗被忽悠真是在所难免。同样,在中关村里闯荡了20多年的老村民荣姐也不例外,或者自己被黑,算是花钱买教训,或者朋友挨骗自己也赶紧地提高警惕性。用荣姐的话说,“骗术时常更新,防不胜防”。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就在中关村打工。那个时候,中关村人羡慕的对象是华夏硅谷公司。”为啥羡慕华夏硅谷呢?原来,在当时的中关村,很多人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华夏硅谷的员工一个月能拿500元的工资,而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月薪只有几十元。而这个时期,中关村可以说是块“净土”,“没有人行骗,大家都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荣姐回忆说。

  真正骗术开始在中关村流行的时候,是在华夏硅谷等第一批创业者先后洗牌之后,第二批创业者纷纷涌出的年代。“大概是在1995年左右,很多骗子开始在中关村行骗了,最常用的是假支票、假合同、假传真。”而当时的假支票是没有办法查验的,一些骗子喜欢在临近周末的时候使用假支票购买产品,因为银行的对公业务要等到周末之后的工作日才开始,这就给了骗子们行骗的时间差。

  “当时我身边很多人都收到假支票,我没收到,但是我却中了假传真的招儿。”荣姐说,当时她刚刚开始创业,公司业务也还不错,一天她接到了一个来自外地的客商的电线万元的产品。于是,在洽谈之后,客户表示可以先打款过来,以示诚信。很快,客户就将电汇底单发传真过来了。从没有对此事有怀疑的荣姐诚信为本,立马就将货物发了过去。这一发货,荣姐5.6万元的货款根本不存在。“后来我才知道,要在传真过来的汇款底单上做手脚简直太容易了,直接将其他电汇的抬头、金额一改,然后复印一下传过来就得了。”当时损失的这5.6万元,让荣姐大半年都白忙活了。

  吃亏上当之后,很多中关村人都学精了,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合同、支票也好,电汇底单也罢,造假系数太高,要不你就付现金,买卖咱痛痛快快地就做了;再不行,好歹也让我见着对方长啥样,打起交道来也更放心。

  见到人难道就不上当受骗?不一定。荣姐讲述了一个“现场版”骗你没商量的例子。骗子先找准中关村一家商户,诚心诚意地谈生意,价格上也不太怎么挑剔,口口声声只要产品质量好就行,并且,人家还承诺见货付款。面对对方的诚意,商户们往往都会答应对方送货上门的要求。也是,人家几万元的产品都买了,送趟货还不是小意思。

  按照“客户”的要求,商户把货送到指定地点,对方指着一个小门脸说“看,这是我们的库房,辛苦兄弟们把货卸进去吧。”“和尚与庙”都有了,商户更是深信不疑。卸完货到了付款的环节,真是凑巧,到了饭点了,“哥们儿,请吃顿饭吧。”骗子的计划一步步地实现着。“推杯换盏之际,库房里的货早让骗子的同伙拉走了;和你吃饭的骗子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借口出去上个厕所,结果也是一去不见踪影。等你醒过神来,货与人都消失,顺便还得搭一顿饭钱。”荣姐还记得,她认识的一些朋友就是被这样的骗术骗倒了,十几二十万元都没了,最后只能离开中关村。

  “所有的骗术中,数高进低出的手法坑人最狠。”这也是一种波及面最广的骗术。荣姐回忆道,“高进低出”的典型案例就是2001年的仪科汇光事件。这一年夏天,仪科汇光的林大兵揣着骗来的3000万元消失了,这一路骗下来,涉及的受害人有中关村从上游大渠道商以及下游二三级代理几十家。尽管林大兵很快就被抓到,但是只找到了10来万元,巨款不知去向。

  “前面有仪科汇光,后面还有个佳企天创。”佳企天创被中关村人称为“仪科汇光第二”,同样用的是高进低出的手段,同样诈骗金额千万元,同样是运作数年怦然倒塌,这起恶性事件发生在2004年。

  在此之后,中关村人对高进低出的公司格外注意。“高进低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狠狠吃你一口。但是从这两起事件之后,中关村的高进低出骗局就越来越少了。大家交了太多的学费,只要了解到那家公司是高进低出,那么什么等待融资、公司有其他进项填补亏空都是假的,敢和这样的公司做生意的人没几个。”

  而另外一种高进低出也难以防范。这样的骗子,往往到中关村用高价采购商品,第一次,第二次都是信用良好,支票不是空头,转账速度也很迅速,商户们就喜欢和这样的客户打交道。“合作这样愉快,对方以后的几次采购就开始要账期。”于请于理这账期似乎都得给,要不多伤人家面子,“开始还能在账期里把钱打来,但是等货物金额越集越多时,对方突然断了消息。”那只好上门去要了,人家好吃好喝地款待着,就是只字不提还钱的事儿。到当地卖场一打听,人家的货是全市场最便宜的,再一瞧,那不正是自己的货吗?“这样的人多半上面有人,认识黑白两道,恐吓、威逼之下,中关村受骗的人也就放弃了追债。”

  “和高进低出差不多出现在同一个时期的,就是扎货跑路了。”荣姐说。在她的记忆中,第一起中关村扎货事件发生在1999年左右,那一次大概扎了数家经营显示器的商户40多万元。“拿着白条的商户们跑到派出所报案,结果一问,这不算诈骗,是经济纠纷,公安部门不管。”好嘛,从此以后,扎货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这么算下来,扎货已经在中关村横行快10年了。”

  荣姐发现,扎货的人越来越“鸡贼”,他们越来越清楚,“诚信”应该是顺利扎货必不可缺的基础。平时,双方合作愉快,结款很及时。“突然有一天,快下班了,骗子就一脸兴奋地说,我接到了一个大单子,你给我一批货吧。谁不想分杯羹呢?于是,好几万元的货就被拉走了。”等到过两天你再找他要账时才发现人去楼空。

  “今年7月,我们就被一家商户连样机带产品骗了两万多元。不知道中关村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现卖现结的好规矩。”不过,这一次扎货被相关部门立了案,最主要是因为这家商户在跑路之前给自己的上家经销商留了一张空头支票,这就成为了诈骗的重要证据。“想要不被别人扎货,最根本地就是废除中关村打白条、赊账的陋习。好像从这次事件之后,卖场里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现款现结。要不,就让对方留下支票一张,万一对方跑路了,有支票为据,上升到诈骗案件,可以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